53岁企业副总裁变身“健美霸总”:5个月练出八块腹肌,获比赛亚军!他说:不想锻炼的人能找1000个理由
一位53岁的企业高管,穿着笔挺的西装,坐在办公室里运筹帷幄——这是你想象中的副总裁形象吗?
但有一位副总裁,却在53岁年纪,以一身雕刻般的八块腹肌站上健美比赛舞台,最终斩获香港环球国际健美联赛50+组的亚军。
他是许晓东,立白科技集团的副总裁。一位年过五旬的企业高管,为何要在忙碌的工作之余,踏上健美这条艰辛之路?
01 热点概况,副总裁的健美之路
2024年,53岁的立白科技集团副总裁许晓东做了一个让周围人都惊讶的决定:他要参加香港环球国际健美联赛。
身边人第一反应是“疯狂,太疯狂!”妻子起初坚决反对:“五十多岁的人了,还折腾什么?”
但许晓东决心已定。这并不是一时冲动,许晓东一直有运动的习惯,年轻时主要踢足球、打羽毛球,后来转到健身房撸铁锻炼。
手术后的重生。2023年,许晓东接受了左膝人工韧带置换手术,这个手术是针对20多年前足球场上一次撞击留下的旧伤。术后,他不得不停止撸铁,身体暴瘦,左小腿肌肉萎缩,整个人非常憔悴。他清晰地感受到肌肉的流逝:“那时候我连走路都困难”。
五个月的艰苦备赛。只有5个月的备赛时间,许晓东请来了原中国健身健美国家队前队员李灿做教练。制定了头三个月增肌、后两个月刷脂的计划。
饮食控制极为严格:告别了所有高油高糖,早餐2个全蛋+4个蛋白配麦片牛奶,午餐食堂健康餐,晚餐鸡胸肉、牛肉、青菜配合优质碳水土豆等。
训练强度极大: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到健身房报到,每次健身至少两小时,最多时一星期练9次。最残酷的是2个月的刷脂期,每天要练4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。
惊人的成果。5个月备赛后,许晓东的体脂率从15%降到了7%,减掉了5.1公斤的纯脂肪。2024年9月,他站上了香港环球健美比赛的舞台,最终获得50+资深组亚军。
02 年龄只是数字,不是限制
许晓东的故事打动人的地方,不在于他获得了亚军,而在于他在53岁的年纪,克服了手术后的身体困境,实现了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转变。
“年龄不是借口”。许晓东坦言,53岁参加健美比赛就是想证明年龄不是借口。在他看来,职场人常以“工作忙”为理由放弃锻炼,实则是决心和毅力不足。
“我最想说的是,不要被年龄这两个字框住。我是53岁才站上健美比赛舞台的,就是想证明年龄从来不该是丈量人生的标尺。”
50+是新起点。对于“50+”这个词,许晓东有自己独特的理解:“现在大家常说50+这个词,好像这就是人生上下半场的分割线,但在我看来,50+不是终点,而是下半场的全新起点。”
职场后半程,拼的不只是经验和能力,更是身体的“续航力”。不要等到扛不住了,才去想我应该早点锻炼身体。
03 忙碌不是理由,而是借口
作为企业高管,许晓东的工作日程肯定相当忙碌,他是如何把健身嵌入到高强度工作中的呢?
时间挤挤总有。许晓东的做法很简单:早上提前半小时做空腹有氧,工作间隙拉伸,下班后去跑步、出差的时候去酒店的健身房。他的经验是:“时间挤挤总会有。”
像管理项目一样管理健身。许晓东将健身哲学融入企业管理:把健身当作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项目去管理,当我确定要做某个项目,就可以把每个环节当作项目里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去执行。
比如出差的时候,他会尽量订有健身房的酒店,或者是在房间里完成当天的练习。
不给自己留退路。许晓东刚开始决定要去参加健美比赛时,就经常跟人说我要去参赛,其实就是不想给自己留退路。“那时候会有人说不相信,我说你不信就等着看,这样一来也是在驱使自己想尽方法腾出时间做训练,完成任务。”
面对年轻人“996没时间锻炼”的抱怨,许晓东的回应一针见血:“不想锻炼的人,能找1000个理由。”
04 健康不是负担,而是投资
许晓东不仅自己健身,还将健康理念带入企业管理,带动员工一起锻炼。
带动企业健康风尚。许晓东获得亚军后,办公室同事都在问他要食谱。他带来的“肌肉效应”正在企业内部发酵:过去认为健身是年轻人的专利,如今越来越多中年员工加入锻炼行列。
“精气神好了,工作效率更高,心血管指标也改善明显。”许晓东用自己的体检数据证明,健身是职场人对抗亚健康的“良药”。
企业健身设施建设。立白科技集团正在建设一个一千平方米的广州最美江景健身房,预计这个月底就可以投入使用。很多同事都对这个健身房期待已久。
健康是企业福利。立白食堂每日都提供不同的健康餐。立白董事长陈泽滨身体力行的“健身文化”已渗透企业的各个方面,研发中心有跑团,还有网球社、足球社、羽毛球社、篮球社、瑜伽社、拉丁舞社等多个运动社团。
许晓东说:“自从我拿了亚军,办公室同事都在问我要食谱!”
05 极端案例,不可盲目模仿
许晓东的故事很励志,但他自己也强调,他的经历是“不可复制的极端案例”。
有长期健身基础。许晓东已有十余年健身习惯,5个月的高强度备赛能让他站到比赛舞台上,但对健身小白来说,5个月达到这种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健身健美有区别。许晓东坦言:“健身和参加健美比赛完全是两个概念。”尽管已有十余年健身习惯,但备赛期间近乎严苛的饮食控制和训练强度远超想象。
不必照搬模式。日常健身不必照搬健美模式,而是要放慢脚步慢慢来。无论是体重管理还是运动,睡眠、饮食、可持续的运动习惯才是根基,千万不要急于求成。
许晓东也说明:“‘一周九练’是我在备赛期比较极端的做法,日常我们是不提倡的,日常我觉得一周三练就好了,不要盲目追求高频次。”
06 体重管理,国家也在呼吁
许晓东的故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,还与当前国家政策导向有关。
国家体重管理年。2025年是“体重管理年”。2025年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主任再次重申持续推进“体重管理年”,明确提出“健康体重是全民健康的核心指标”。
健康是核心指标。国家从2024年就提出“体重管理年”三年行动,2025年更是“体重管理年”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。
许晓东希望用自己的例子,让更多人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,让更多人加入到运动和对自己体重管理的行动中来。
07 自我突破,人人都能成为高手
许晓东的故事最打动人的地方,在于它传递出一个信号: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生活中的“高手”。
不论起点如何。许晓东是从手术后“连走路都困难”的状态开始恢复训练的。他能够做到的事情,很多人起点比他高,更应该能够做到。
不论年龄大小。53岁的年纪,在很多人看来是应该放松享受生活的年纪,但许晓东却选择了挑战自我。他用实际行动证明,年龄不是限制,而是动力。
不论工作多忙。作为企业高管,许晓东的工作日程肯定相当忙碌。但他依然挤出时间训练,这说明只要真心想做的事情,时间总是能挤出来的。
许晓东说:“我们这次采访栏目叫‘高手在民间’,我认为不管年纪多大,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,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高手的潜力。”
许晓东办公室的玻璃柜里,健美奖杯和“中国好人”“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”等奖章并排放置。窗外的木棉花正艳,54岁的许晓东又开始制定新的训练计划。
他常说:“时间是有复利的,你把时间花在哪,人生的花就开在哪。”
53岁的“健美霸总”告诉我们:年龄不是限制,忙碌不是借口,健康不是负担。重要的是,你愿意为什么付出时间和努力。
你是否也曾以年龄或忙碌为借口,放弃了锻炼计划?看完许晓东的故事,你有什么感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计划!
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创业门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!